(1)上门“把脉会诊”。实行部门分片包企联络指导机制,组织应急、住建、交通等部门成立31个专家检查组,通过实地诊断式检查、周边暗访摸排、开展安全生产协作互助等方式为企业提供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管理提升、安全标准化建设等技术指导。目前,共检查企事业单位245家次,排查出安全隐患问题217项,已整治209项,整改率达96.3%。(2)细建清单明
(1)上门“把脉会诊”。实行部门分片包企联络指导机制,组织应急、住建、交通等部门成立31个专家检查组,通过实地诊断式检查、周边暗访摸排、开展安全生产协作互助等方式为企业提供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管理提升、安全标准化建设等技术指导。目前,共检查企事业单位245家次,排查出安全隐患问题217项,已整治209项,整改率达96.3%。(2)细建清单明责。实行照单履责、按单办事,针对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建材加工等高危行业企业推行“清单制+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模式,通过编制安全生产责任、检维修操作规程、设施设备安全管控等清单,细化工作人员责任,固化设备操作步骤。目前,共编制各类安全生产清单158个,涉及川煤水泥等30余家重点企业。(3)驻企双线监管。坚持“两条腿”和信息化相结合,建立“周巡查、月督察、季调度”监管机制,对禹鑫化工、友福化工等重点大型危化品企业每周巡查1次,每个企业派驻1-2名部门骨干实施全过程监管。同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安全信息监控平台,建立一企一档数据库,通过在线视频监控等方式密织“互联网”安全监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