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广元造“,很高兴为您服务!!
   
网站二维码
广元:深耕“绿”资源 建设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
来源:广元新闻网 | 作者:guangyuanzao | 发布时间: 1740天前 | 84 次浏览 | 分享到:
旺苍县木门万亩有机茶园一角(资料图)今年以来,昭化区虎跳镇利用去年滨湖园区新栽植的900亩猕猴桃(覆盖2个村56户贫困户),套种海椒,确保当地群众增收不受疫情影响。图为连日来虎跳镇毗鹿村民在猕猴桃园区里采摘海椒。西博会上的“广元七绝”展馆。(资料图)
“广元已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07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66万亩、认证有机

      

旺苍县木门万亩有机茶园一角(资料图)

今年以来,昭化区虎跳镇利用去年滨湖园区新栽植的900亩猕猴桃(覆盖2个村56户贫困户),套种海椒,确保当地群众增收不受疫情影响。图为连日来虎跳镇毗鹿村民在猕猴桃园区里采摘海椒。

西博会上的广元七绝展馆。(资料图)

广元已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07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66万亩、认证有机产品生产基地35.9万亩。”728日,在解读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上,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何开莉给出的这组数据引人注目。

广元森林覆盖率超过57%,生态环境是得天独厚的巨大优势。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禀赋,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等生态特色产业,近年来已成为广元上下的共识。

按照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部署,在抢抓机遇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我市将致力于建成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新任务,农业部门具体怎么落实?何开莉作了详细介绍。

我市地处秦岭南麓,是南北气候过渡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全省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安排部署,依托资源禀赋,确立了加快构建现代特色农业“7+3”产业体系,建设特色农业强市目标,大力发展广元富硒茶、苍溪红心猕猴桃、朝天核桃、道地中药材、广元山地蔬菜(山珍)、广元油橄榄、生态畜禽水产(生态猪牛羊、剑门关土鸡、两湖有机鱼)七大优势特色产业。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市打造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强产业基地提升供给能力

我们要优先发展先导性支柱产业。何开莉说,广元首先要在稳定发展粮油产业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七大优势特色产业,夯实现代优势特色农业种业、装备、烘干冷链物流三大先导性产业支撑,其中特色农业种业要发挥芯片驱动作用。

确定支柱产业后,如何布局?何开莉表示,要按照适生适宜原则,积极推进构建现代特色农业一区两带七集群发展格局,大力建设以利州区为核心的都市农业示范区,以大蜀道、嘉陵江为主线的两大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带以及广元富硒茶、苍溪红心猕猴桃、朝天核桃、道地中药材、广元山地蔬菜(山珍)、生态生猪、剑门关土鸡七大百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绿色农业的地图已绘制,接下来就需要深耕绿资源。我们将坚持三园联动,推进已建园区改造提升,全面打通园区产业发展间隔,实现园园相通成带、产业相连成片。何开莉介绍到,我市将积极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一批省星级、市等级现代农业园区,同时着力补上种业、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领域突出短板,推进特色产业全链发展,把我市建成特色鲜明、产品丰富的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

强化质量监管确保优质安全

作为四川和西部地区发展绿色、生态、低碳农业优势区域,广元是全省四个农产品产地无公害化市之一、首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和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全国唯一一个拥有2个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的地级市,累计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66万亩,位居全省第二。

如果说生态环境是我市建设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的先天优势,那么高质量绿色农产品就是我们的底气所在。

不难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绿色”“有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其实质就是对农产品安全、健康的关注。

去年我市成功创建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如今在绿色产品供给地建设中,我们还需进一步巩固这一创建成果。何开莉认为,要实现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我市还需严格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制、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质量追溯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把农产品产地环境关、农业投入品生产使用关、流通销售质量安全关。同时,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和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实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问题可追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安全有了保证,质量就成为了核心竞争力。我们要深入推进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市创建。何开莉表示,我市将全面建立推行种养技术标准、加工生产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全域推广茶叶、红心猕猴桃、曾家山露地蔬菜有机生产技术,扩大有机生产基地认证。

此外,何开莉提到,我市还需严格防控草地贪夜蛾、猕猴桃溃疡病等重大病虫害,落实非洲猪瘟防控“3+1”网格化监管,抓好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建设,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情,把我市建成产地安全、产品优质的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

加强品牌建设拓展产品市场

7月初,在成都举行的第九届四川国际茶博会上,广元黄茶惊艳亮相,引得茶客们争相购买。这类似的画面,可以说在每一次广元农产品推介会上几乎都会出现。其背后,无疑是人们对广元农产品品牌的高度认可。

目前,我市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共449个,广元七绝”“广元黄茶被认定为全省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苍溪红心猕猴桃、青川黑木耳、昭化王家贡米入选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广元茶叶、曾家山露地蔬菜、剑门关土鸡、两湖有机鱼等特色优质农产品也享誉省内外。

从产品到产业,从产业到品牌。下一步,广元名优特色农产品如何才能深度进入成渝两地市场?何开莉说,主要还是靠加强品牌建设。

她表示,接下来,广元会深入实施品牌建设孵化、提升、创新、整合、信息五大工程,做靓广元七绝区域公用品牌,做强广元黄茶、苍溪红心猕猴桃、朝天核桃、曾家山露地好菜、剑门关土鸡等产业(产品)品牌,积极支持龙头企业打造企业自主品牌,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产业(产品)品牌+企业自主品牌的优势特色农业品牌体系;大力推进绿色、有机、地标产品认证,积极推广和运用四川扶贫集体商标,2022年,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有效证书保持在410个以上。

位于成都市锦城大道的岫云村汤馆,苍溪县岫云村的时光鸡”“年华猪等农家风味展销区让人眼前一亮;

剑门土鸡、苍溪红心猕猴桃等广元农特产品陆续在重庆推介,越来越多重庆市民品尝到广元味道

……

从有身份到有身价,广元农产品品牌化发展已成燎原之势。然而有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些优质农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还不够高。

为扩大市场,近年来,我市加大农业品牌宣传力度,利用国内外各种大型农业综合展会、产销对接会平台,借助人民日报、新华社、农民日报等各种媒体平台及在市外广元特色农产品专营店平台,线上线下齐动,打好品牌宣传组合拳。

现在,我们将继续借力中央主流媒体和国内外大型展会开展品牌宣传基础上,全面加强与成渝地区主流媒体合作,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展示展销活动;开展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评价、天府品质认证评价,支持企业争创中国质量奖、四川天府质量奖、中国驰名商标,提升品牌在成渝地区的知晓度;进一步加强品牌管理,打击假冒伪劣……何开莉说,要通过品牌的力量,让越来越多的广元造农特产品在成渝地区市场绽放光彩,把我市建成品牌形象力大、市场声誉好的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

现在我们更要积极主动融入,深化区域合作。何开莉表示,在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建设中,要主动走出去搞好产销对接,拓展线下销售渠道,支持企业主体在成渝地区布局产品直营店,设立专区专柜,通过订单生产、直供直销等方式,推动优质农产品走出去,全面进入成渝地区商超、餐企和市民家庭。同时,注重线上线下同步、零售与商超共推、产品与服务融合,鼓励企业围绕不同群体打造差异化绿色产品,通过电商、新媒体推向成渝地区,进一步扩大广元优质农产品市场。

此外,我们还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生产力布局调整、功能疏解和产业外溢机遇,主动融入成渝地区绿色产业发展链条。何开莉认为,应大力招引成渝地区龙头企业来广布局生产基地,牵头建立产业化联合体,通过龙头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小农户)经营方式,带领本地生产经营主体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拓市场,把我市建成带动群众增收、满足成渝市民消费需求的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