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财政出资“建”。区财政筹资120万元,组建镇级劳务专合社,经信、住建等行业主管部门定期排查企业、项目施工地用工缺工情况,镇实时摸排群众就业需求,开通“蜀道昭化”APP,通过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加大宣传,解决企业用工难、群众就业难的信息不对等问题。截至目前,12个镇均完成组建劳务专合社,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30余场。(2)政
(1)财政出资“建”。区财政筹资120万元,组建镇级劳务专合社,经信、住建等行业主管部门定期排查企业、项目施工地用工缺工情况,镇实时摸排群众就业需求,开通“蜀道昭化”APP,通过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加大宣传,解决企业用工难、群众就业难的信息不对等问题。截至目前,12个镇均完成组建劳务专合社,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30余场。(2)政策引导“吸”。出台《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八条措施》,从政策奖补、贷款融资、技能培训等8个方面予以支持。特别是对使用本地农民工占比50%以上的在建项目,放宽信用评级,降低融资担保门槛。目前,促进区内企业(项目)吸纳就业3500余人,大寨水库二期项目通过吸纳就业置换农民工工资保证金200万元。(3)公益岗位“兜”。针对辖区18周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重点疫区返乡农民工,新增开发临时性、防疫岗位、农村专项、返贫阻击等公益性岗位。截至目前,实现兜底安置就业174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