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种养循环”模式。推行猕药、畜菜、稻渔等种养模式,建成537个种养循环家庭农场,结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将畜禽粪污处理与田间消纳有机结合,全域推广“畜—沼—果(粮、菜)”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截至目前,种养循环产值达22.5亿元。⑵“机农一体”模式。发放农机购置补贴,鼓励有条件的农户购置农机设施设备,组织家庭农场参与农机社会化服务,开展
⑴“种养循环”模式。推行猕药、畜菜、稻渔等种养模式,建成537个种养循环家庭农场,结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将畜禽粪污处理与田间消纳有机结合,全域推广“畜—沼—果(粮、菜)”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截至目前,种养循环产值达22.5亿元。⑵“机农一体”模式。发放农机购置补贴,鼓励有条件的农户购置农机设施设备,组织家庭农场参与农机社会化服务,开展农机跨区作业获取收益。截至目前,发放家庭农场农机购置补贴180余万元,购置农机具728台套,实现收益75万元。⑶“全链发展”模式。按照“基地+加工+营销+旅游”模式,建成82个家庭农场初加工点,推进农超、农企等产销对接,在北京等大中城市建成特色农产品超市、直销店,培育农耕体验、康养休闲、民宿度假等乡村旅游新业态。截至目前,实现综合收益2050万元。